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1 - 6详细整理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1 - 6详细整理

整理:Shadowwind
排版、编辑:Andy Y.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点分封制
(1)目的:拱卫王室,维护周王朝统治。
(2)内容
对象:将周王子弟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于各地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封国:姬姓贵族中的燕、晋等;商朝旧贵族的宋等
(3)评价
积极: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消极: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考点宗法制
(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等级秩序:血缘等级:确立大宗和小宗的尊卑关系
政治等级: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一士"的贵族等级
(3)影响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王权的稳定和贵族的特权。
深刻影响中国的社会结构,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考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早期"指夏、商、西周三代,整体生产力水
平较低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带有原始的迷信色彩
(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二者互为
表里,共同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夏、商、西周的政权虽然具有专制色彩,但分封制之
下,各诸侯国有在领地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等权力
(4)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分封制和宗法制原则在夏、商、西周三代一脉相传,特别是宗法制
原则的影响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5)实行族权政治,血缘色彩浓厚—-宗法制的核心是摘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考点秦的统一
(1)统一过程
建立: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开拓疆域
北方:将军蒙悟率军北击匆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岭南: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在岭南置郡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2)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
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考点郡县制的建立
(1)历史渊源: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就已经出现了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2)实行: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3)概况
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下设""""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4)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5)意义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形成"""并存的局面,后逐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考点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百官公卿
(1)皇帝制度: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三公九卿
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慰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议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备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
(3)汉承秦制
西汉大体上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汉武帝设置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考点汉朝州刺史的设置和元朝行省制度
(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
设置:汉武帝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
职责:监察地方政治。
作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元朝行省制度
概况:元朝确立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以及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特点
A.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
B.行省的民政、军政、赋税征收等权力皆受中央的节制。
C.行省官员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D.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以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点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1)唐朝三省六部制
机构组成: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发展演变
A.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政的场所。
B.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进一步分散。
(2)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宋代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职务相当于宰相。
为了分散宰相权力,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注意]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又称计相,是总管财政的宰相。
考点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1.     中央政治制度的发展特点
(1)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秦朝:皇帝独揽全国的一切政治、军事、司法等大权,承相必须完全听命于皇帝。
两汉: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创立"中朝"制度,削弱丞相的权力。
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前弱了相权,加强了重权。
北宋:在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职权,皇帝得双独揽大权。
(2)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如在"汉承泰制"的基础上,汉朝又创立了"中外朝"制度。2.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特点
(1)一是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愈益严密;
二是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部县制,再到行省制度,说明中国古代社会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考点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加试】
(1)监察机构的设置
秦朝: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西汉:
中央: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地方: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政治唐代: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宋朝: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元朝御史台负责复按人命重案,可以先斩后奏
(2)评价
积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消极方面: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考点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加试】
(1)世官制: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胃子弟世袭继承。
(2)察举制
含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实施:汉武帝曾下诏策试贤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官。
评价:从考选方式和程序上,都体现出封闭性的特征。
(3)科举制
实施:隋唐之后成为历朝主要的选官制度,明清时期演变为八股取士
实质: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是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评价: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和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
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考点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
(1)背景:废丞相,权分六部。
原因: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过程: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影响: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皇权对于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但导致了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2)形成
确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发展:
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文渊阁当值发展
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地位: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
(3)评价
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
官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考点清朝军机处
1.军机处
设立: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而设立
职责:协办军务,后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特点:
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又因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较高
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明显
作用:
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2.密折制
(1)目的: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2)概况:雍正帝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
(3)作用:中央的政治权力更为集中。
3.评价
(1)军机处和密折制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则越来越受到压抑。
考点清朝的边疆政策
(1)基本原则
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主要措施
理藩院:中央设有主管蒙古、新疆和西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其地位与六部相同。"改土归流"
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明代:出现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
清代:A.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主归流"
B.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官被废,改为流官统治
(3)影响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基本奠定近代中国的版图。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防止割据,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
有利于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兴建大型工程。
(2)消极影响:
绝对的君主专制,难免出现失误;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导致地方人浮于事,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实行文化专制主义,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考点鸦片战争的背景及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的背景
国际,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国内: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的前夜。
(2)近代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国家
鸦片战争
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
中法战争
1883-1885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德、奥、美、法、英、意、日、俄
战争结果及其影响
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期间及战后,英法援取了更多的在华利益,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
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中国被迫与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南京条约》及附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内容: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关税协定;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2)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商品输出为主)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
(1)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2)影响: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内容:赔款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惩办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员;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2)影响:巨额赔款加深了人民苦难;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考点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军事上: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2)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了中国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3)经济上: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
赔款、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考点黄海海战和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
导火线:18949月,护送清军去朝鲜的中国北洋舰队遭到日本舰队偷袭
概况:黄海海战中,丁汝昌、刘步檐、邓世昌、林永升等将领带领官兵英勇奋战,迫使日舰率先逃离战场。
结果: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但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起因: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概况:
时间:18955月到10
领导人:邱逢甲、徐襄、刘永福
地点:新竹、台中、彰化、台南等地
战果:打死、打伤日军3万多人,消灭日军主力部队近卫师团一半兵力
结果:台湾全部沦陷,但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息过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加试】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和俄国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新疆面临危机。
1865年,阿古柏率军入侵新疆,成立"哲得沙尔汗国",俄、英两国竞相勾结并支持阿古柏政权。
1871年,俄国借口安定边疆秩序,直接出兵强占中国的伊犁地区。
(2)概况与结果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左宗棠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北疆大部
1877年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攻克喀什噶尔
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考点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1)卢沟桥事变
概况:19377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即炮击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始全面侵华。
结果: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向华东和华北发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影响:卢沟桥事变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南京大屠杀:193712月,南京沦陷后,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杀戳,30万人被害,还有大量的中国妇女被躁蹦。
细菌战和毒气战: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试验,并在20多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背景:华北事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2)经过:
19358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12月,瓦窑堡会议召开,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9月,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随后蒋介石发表讲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性,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意义;抗目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全民族抗战新局面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考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正面战场:
松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徐州会战(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张自忠壮烈殖国
武风会战枣宜会战(1940年)—-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最终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百团大
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敌后战场:
中共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
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
考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抗日战争胜利前的形势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A.时间:1945年春。
B.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胜利进程
盟国敦促日本投降及对日本的最后作战。
A.1945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B.1945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C.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D.美、英等国在太平洋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
中国军队的反攻:19458月,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日本投降:19458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025日,台湾光复。
(3)历史意义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中华民族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挥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二、辛亥革命

考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武昌起义的爆发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目的:为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
组织基础: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领导人:孙中山。
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的爆发
背景和条件:
A.社会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建立。
概况:19111010日,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发动起义。次日,起义军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影响:
A.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 B.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考点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成立
概况:19121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权。
重大措施:
A.颁布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B.19123月,制定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主要内容:
A.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
B.按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政治体制(三权分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
意义: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B.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考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2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王朝宣告结束。
1912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功绩: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1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五四运动
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过程:
初期—191954学生北京
后期—19196月初开始工人上海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A.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B.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
C.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
内容: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甲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意义: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
内容:
A.最高革命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B.最低革命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提出了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考点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的实现
背景:
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标志: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北伐战争
时间:19267-1927年初。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进程:在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北伐军连克武昌、九江、南昌,并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1927年初,北伐军直捣南京、上海。
(3)国民革命失败
标志: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分别制造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原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4)意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考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红军长征
(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
A.背景: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B.概况:1927年,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
C.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A.概况:19279月,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分三路攻打长沙。
B.结果:由于敌人力量强大,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到1930年,全国建立了几十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2)红军长征
原因:
A.根本原因:王明的""倾教条主义路线。 B.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过程:
193410开始长征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19351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193510陕北会师中央红军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93610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影响:为中国革命保存和锻炼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考点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
三大战役:
A.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1946年夏,内战爆发;19476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概况:1948年底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渡江战役:1949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胜利的标志:1949年,新中国成立。
胜利的意义:
A.结束了数千年来中国社会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
C.扫荡了帝国主义势力,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D.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考点八七会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加试】
(1)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
召开:19278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
内容: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成立:1931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
(3)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概况: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
意义:经过一年多的斗争,解放区一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考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奠基
召开:1949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内容: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工作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
基本政策: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总任务: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意义: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届全会——筹备
召开:19499月,在北平召开。
内容:
确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通过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
确定国体: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组成政府: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意义:
A.为建立新中国做了重要准备。
B.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1949101日,开国大典。
意义:
A.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B.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C.为国家政治建设的开展奠定牢固的基石。
D.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考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及地点:19549月,在北京召开
成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初步建立: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发展:1954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进入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因: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目的: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
确立和发展:
确立:《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发展: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C.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考点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1)"文化大革命"概况
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毛泽东错误判断了当时的形势;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利用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思想。
导火线:1965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经过:
全面发动:1966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1966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全面夺权:19671月,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夺权大权。到1968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建立起新的权力机关——革命委员会
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2)"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表现:
A.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八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批判和斗争,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了一切活动。
影响: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使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考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背景:
"文化大革命"虽然结束了,但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算"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党和国家的工作一直处于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197812月,邓小平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2)内容:
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经济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3)意义: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考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1)初步构想
提出:1980年,邓小平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完善宪法
1982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成为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确定方略
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构建体系
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考点1·"一国两制"的构想及理论创新的意义
(1)"一国两制"的构想
目的: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过程: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1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出所谓"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并通过
2)"一国两制"理论创新的意义
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方针。
考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条件:
A.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过程:
19829月: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
198412月:中英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7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
条件:香港问题的解决为其提供了范例。
过程:
1987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199912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
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标示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考点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缓和
1979年元旦,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国民党军据守的岛屿,从而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
A.从台湾到祖国大陆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及经商投资的人员不断增加。
B.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
(2)发展
1992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1995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3)展望
有利形势: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不利形势: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破坏统一。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核心总结
(1)历史背景: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为争取国际局势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提出:1953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3)基本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历史影响: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考点走向国际舞台的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日内瓦会议
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召开:19544月至7月,在日内瓦举行
进程:
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
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影响。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3)万隆会议
背景:亚非民族运动不断高涨
召开:19554月,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进程:
议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方针: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意义:会议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好精神,这种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背景:
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美国坚持了20多年的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席位。
(2)经过:197110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它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里事国之一,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考点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1)中美关系正常化
原因
A.根本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B.改善中美两国关系成为双方的共同要求。
a.美国:长期"遇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
b.中国: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过程
19714"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1971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1972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12
中美双方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11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
原因
A.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B.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
经过
A.1972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中日联合声明》。
B.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
(3)意义
中日邦交的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新时代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考点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1)邓小平于1985年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
(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政策。
(4)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考点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背景:
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基础上,中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2)过程:
上海五国机制:1996年,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五国元首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宣言》。
(3)意义:
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卓尔不群的雅典

考点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得(进步性)
使雅典国家政治、经济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2)失(局限性)
就其民主的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也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就参政的方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历史事实证明,雅典后来的衰落与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是分不开的。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改革 (1)背景:
希波战争的胜利保存了西方古代民主政治的火种,开启了希腊文明史上的"古典时代"
战争期间,雇工贫农蹦跃参战,其政治地位随之提高。
由平民和工商业者组成的民主派十分活跃。
(2)时间:公元前443-429年。
(3)具体表现:
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背景: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发展城邦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
(2)目的:通过民主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3)措施:颁布"解负令"
经济上
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政治上
组成"四百人会议"
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
(4)评价:
局限性: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祖平民,这种中立政策实际上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罗马人的法律

考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1)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早期的罗马国家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了立法并随意曲解法律,欺压平民;平民为争取自己的权利,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
颁布:公元前449年颁布。
特征:以往习惯法的汇编,保留了古老习俗和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法规。
影响:是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罗马法的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民法//万民法
时间范围: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公元前3世纪中叶后适用范围: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内容和程序:注重形式,程序烦琐;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简洁灵活、实用有效;更注重调解贸易以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3)自然法
含义: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观点:"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意义: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考点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价值
(1)维系了罗马的持久统治
在共和国时期,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使共和国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帝国时期,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
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2)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将博客部署到星际文件系统(IPFS)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场CF的台前幕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