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OI~
【注意】最后更新于 1年前,文中内容可能已过时,请谨慎使用。
我刚听说 “AFO” 这个词是就以为它是 “AFter OI” 的缩写。我到现在也不喜欢 “Away From OI” 这个说法。
还记得那天,我妈问我,要不要去试一试信息学竞赛。NOIP,是我一年多前听学校电脑社的社长 wqs 说过的名字,如今,它摆在了我的眼前。
这个梦就是这么开始的。听说学 OI 升学能有优惠,但我只是觉得这是个还不错的附赠品 —— 我只是想试一试在这条路上,我能走多远;想要证明自己,可以走得很远。
还记得刚了解了赛制的我,去 NOI 官网上搜索历届 NOI 的排名,看到有初三选手拿到金牌。那时的我已经是初二升初三了,于是我在心里暗想,一定要在高一进入国集。
听到教练推荐一本通和算法竞赛入门经典后,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后者,想着快点看完的话是不是就能变得很强了。由于自学过《C++ Primer Plus》,我跳过了语言部分,花了一个月阅读了前九章。事后回想起来当时很多例题都没看懂,很多知识点都没学会,但我就这么看了下来,没有一丝畏惧。
后来听说了洛谷,我飞快地刷着试炼场,享受着 AC 的乐趣。
那年 NOIP 的初赛,是我做的最认真的一次。在我们省,初赛可以轻松通过。那次我什么都没有准备,其他人做到一半都走了,我一直坚持到了最后,获得了三十多分。
普及组 230 分一等奖,提高组 160 分二等奖,这是我当年的成绩。
寒假,我去了 qbxt。当时几乎啥也没有听懂,只是在两场模拟赛中都拿到了 rk1。
省选,一双木棋,只是在 qbxt 听说过“状压 DP”这个名称,一次都没有写过的我,当场想出了正解,在 Day1 得到 rk2。
暑假校内集训,讲知识点时我并没有听,只是自己去网上简单学一下,然后就开始和其他人比拼完成洛谷团队作业的速度。
当时的我就是这样,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始终名列前茅,就如同小学和初中时一样。水平有限,可心中却有着对未来的希望,学习 OI 的热情,前进的动力,甚至从未想过自己未来会无法进入国集。
NOIP2018,489 分,HB rk1。虽然知道自己是凭借 D2T2 的打表取得的这个成绩,但还算是一份不小的惊喜。
以此作为终点,我实质上还是一名 OIer 的生涯就几乎结束了。
NOIP 成绩出来后不久,我去了广二集训。到达广州的第一天,广二的教练告诉了我们一些事实:
- 我们很菜,啥都不会。
- 政策不好,趁早放弃。
在这之后,我在一场场的模拟赛中见识到了,“遇强则强”是有极限的。如果你一步步地向上,你总是能从离顶端不远处爬回顶端;而如果将你一下扔到底端,就很难再爬上来了。
与此同时,我 开始准备一场 CF,也逐渐开始沉迷于 making contribution。相关的很多事,我都在 2019,以及毕业之前 中说过了,在此也不再赘述。只是在之后的集训和练习中,原来那份热情再也找不回来了。
就在 CSP-S2019 后,我 立下远离 contribution 的 flag,却又遇上了 CP Editor。我几乎停止了在 OI Wiki 开 PR,却免不了在群里与大家商讨问题。以 海子姐的手书 为始,vtb 走进了我的日常。立下的 flag 彻底倒下,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只是变本加厉地将更少的时间用在了 OI 的练习上。
想要调整自己的状态,这话我对自己说了一年半。直到 NOI2020,我没带着多少希望来到赛场,本以为已经离自己非常遥远的目标,意外地又回到自己的视线当中,而又以挂了整整 100 分这个事实再次从我身边远去。
在我 OI 历程的后半段中,或多或少地有着遗憾,但是,如果没有接触 OI,一切会变成什么样,我不敢想象。
一定不是降了多少分,不会是学到了哪些算法,也不是学会了 git 的使用;OI 的这段经历,又有多少人能够体验呢。认识了天南海北各式各样的人;经历了各种大风大浪;在圈子中努力地留下了曾经来过的痕迹。
或许当时不去广二会更好?当然会这么想过。但坐井观天总是不长久的,晚一些、慢一些认识到自己的弱小,真的就能做好应对一切挑战的准备吗?
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刚学 OI 时的那份热情。即将步入文化课的学习,一切似乎都是未知的。我不想说什么“在文化课打败文化课选手们”这种话,我只希望,OI 这段经历,对梦想纯粹而朴素的追求,能够永远留在我的心中,after OI,但永不 away from OI。
この道行きの最後が 天国か そこらじゃあないとしても
这条路的尽头会是天国吗 就算不是也没有关系ただの君と笑って立っていたいよ
单纯地想和你相视而笑并肩而立誇らしさとか 願いとか 希望とか
我的骄傲 愿望 希望もっと ずっと 持ち合わせとくよ
愿能永久地伴我同行——《YUKI - さよならバイスタンダー》
评论
发表评论